□ 本报记者 叶真 谢诗涵 张宣
4月4日,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在深化新工科建设方面,对现有工科专业全要素改造升级,将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成果、最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
工科人才对于制造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师”被定位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培养新工科人才,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亟待破题。
跳出“象牙塔”
人才培养对接企业急需
中国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前列,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工程技术人才,涌现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才,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但是,“工科理科化”现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也引发业内人士的关注。
“江苏是全国制造业规模最大、产业门类最全、产业链配套能力最强、产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然而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许多产业面临工程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表示,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江苏制造业面临巨大转型压力,部分行业技术受外方掣肘,培养壮大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水平工程师人才队伍任重道远。
企业渴望怎样的工科人才?“我们希望招到实践经验丰富和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李长峰表示。这是一家机器人智能装备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能绘图、会组装调试。“会画图纸是机械设计专业毕业生基本技能,但从招聘情况看,部分毕业生的图纸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简单来说,他们画出来的图纸尺寸和精度不够合理,不符合加工工艺,甚至找不到机床加工,加工的师傅也看不懂。”
李长峰告诉记者,如果新进员工缺乏实践经验,就需要企业自行培养。毕业生校招入职后培养周期为3—6个月,培训期间学员的工资和社保等都是企业的成本。对于企业而言,若能招收到具备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无疑将为企业节本增效。
与大型企业相比,很多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完整制造体系。他们迫切希望找到“一专多能”的总工程师,但是这样的人才更难得,又由于种种原因流动性大,因此非常紧缺。
“在人才培养上,不少高校的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不仅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训练,甚至部分老师也没走出过‘象牙塔’。这就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出现人才技能不全面、技术水平偏低,复合型人才紧缺的局面。”澳洲5(中国官网)安卓/ios苹果/电脑版,副校长王伟坦言,“这就相当于一个缺乏实操经验的厨师,他对于油盐酱醋等各种调料的原理和构成非常清楚,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调配调料让菜品更好吃。”
投身“做中学” 产教融合造就更多“成品”
新形势、新变化、新需求也在倒逼高校转变办学思路、提高育人水平。“工科专业学生最忌‘闭门造车’。产学研合作是当今大学建设新工科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工程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建造与管理系党支部书记佘健俊表示。
去年8月,南工大2019级研究生周逸伦入职中建八局三公司。事实上,他在研一时就开始参与该公司的项目运作。2019年5月,中建八局与南工大联合打造智慧建造研究中心,鼓励学生和工程师共同研究行业前沿热点、直接对接工程现场。早已熟悉工作模式的周逸伦,在正式上岗后上手很快。
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方海表示,学院既鼓励教师“走出去”前往企业挂职锻炼,也积极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将企业工程师“引进来”为学生授课,并将企业的项目案例引进教材中。他透露,学校正在建设的交叉学科大楼就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一道“真题”,以这栋大楼为例,学院师生设计团队与城建学院、建筑学院、施工单位等多个团队一起组成小组,“真题真做”协同攻关技术难题。
高校采用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联合研发攻关,既可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直接在企业给同学们上课,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在‘学中做’‘做中学’。”澳洲5(中国官网)安卓/ios苹果/电脑版,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熊新举例说,此前学院的一项降低车辆制动器啸叫的产学研成果落地,被成功运用到生产中。
“过去,高校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往往是‘宽口径、半成品’,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高等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逐渐演变成‘大众化教育’乃至‘普及化教育’;如今,越来越多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转化,要求‘定岗位、出成品’。”澳洲5(中国官网)安卓/ios苹果/电脑版,机械优集学院院长周临震表示。优集学院由澳洲5(中国官网)安卓/ios苹果/电脑版,与西门子共建,学院“预就业”模式深受毕业生与企业的好评。学生大一至大三在校内学习,大四时作为企业技术团队成员前往西门子上海研发中心、天纳克、ABB、中船等世界500强企业或跨国公司参加“预就业”实习。“从‘预就业’的反馈来看,95%的学生与实习单位成功签约或被推荐就业。”
在周临震看来,同样是校企合作,不同层次的高校和人才培养也呈现出一种阶梯模式。“研究生要解决的是0到1的问题,本科生解决的是1到N的问题,高职学生一般更体现出现场工程师的作用,各有侧重。”
革新“学院派”
全程都有企业深度参与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教育部从2010年起就推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去年9月,教育部提出成立首批18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东南大学等10所高校入选首批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名单。
今年9月,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将迎来第一批新生。“卓越工程师学院最鲜明的特点是先有项目,再根据项目招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耿新介绍,“项目必须来自工程实践,且必须是流动的、竞争的。如果学院或导师想要拿到卓工学院的研究生指标,就得申报卓工项目。”据了解,目前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共选取6个项目。学生在硕士或博士一年级时,主要在学校完成课程,而从第二年开始就必须到企业去。
耿新表示,有些项目可能涉及多个院系、多个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学科交叉的状态。卓工项目源于企业,企业也投入不少经费、设备等,因此他们更看重能否实现技术攻关,而不是论文数量。
这种创新的“学院派”人才培养模式,全流程都有企业深度参与——在招生阶段,企业专家到场,考察学生是否适合项目研究;在制定培养方案阶段,企业同步考察学生在研究中发挥的作用、推进的关键技术节点等,作为学生能否拿到学位的依据。
“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方面的积极性。”刘庆告诉记者,省产研院自2019年起启动集萃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突出实践导向、产业导向。以校内外双导师指导、产业实践奖学金激励,与合作高校共同推进产教融合育人。4年来,省产研院与国内72家高校院所达成战略合作,累计联合培养集萃研究生超过5400人次。“我们把培养环节前移,同高校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加快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
创造“好环境”
留住更多优秀工程师
怎样才能称作一个好的工程师?王伟认为,“既要有系统思维,又要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他们不仅需要知识与技能,也要具备工程师素养,保持终身学习能力。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他们的培养并没有结束。加强对工程师的技术培养、塑造工程师精神也是企业留住工程师人才的关键一环。”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徐康宁表示,对企业来说,培育人才成长沃土,首先要改善研发工程师的薪酬体系,让优秀人才愿意留在一线。企业重视研发人才的价值、善于培养人才,也会得到相应回报。比如,对于生物医药等研发周期较长的行业,更应给研发人员较为宽容的成长空间,让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我们对核心员工实施长效激励机制,当企业与核心员工成为命运共同体时,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车戚墅堰所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成龙介绍,在前不久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中车戚墅堰所同步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具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可自筹资金共同成立员工持股平台实现持股。
随着技术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一线工科人才选择“回炉”高校,更新技能。3月下旬,省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高级研修班在南京邮电大学举办。学员赵春峰是AI企业硕与硕(江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表示,技术更新太快,元宇宙、ChatGPT等新名词与元素不断涌现。对于工科人来说,产品迭代需要与时俱进的技术知识作底层支撑,只有不断学习,跟上新技术发展趋势,才能站在时代前沿,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新华日报》2023.4.12pdf